欢迎进入同心县委组织部网站!
——记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张丽英同志
张丽英,女,汉族,1962年8月出生,1983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同心县第一幼儿园教师。1985年和1994年两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1993年和1996年两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7年6月被评选为出席自治区党代会代表,1998年6月被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从事幼教工作的15年,是张丽英倾注全部的心血的15年。从小出生在农村的她,每每看到城市孩子良好的学习条件,想到自己的童年,在怅然若失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的决心和信心。
幼儿园无小事,事事可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为楷模。初到幼儿园任教不久,张丽英就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幼儿教育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在工作中她不断的提醒自己,要想干好幼教工作,必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她的一再坚持和不断努力下,1983年8月她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被推选到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参加了半年的幼师短期脱产培训。如饥似渴的她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进修机会,对有关幼儿教育的12门课程进行了认真系统、深钻细研地学习,最终以11门课程优秀,1门课程良好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好评。1985年9月张丽英同志又以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考入了全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始了为期两年系统的全脱产中等师范专业的教育培训。她克服年龄大、家庭拖累多等各种困难,珍惜时间,专心学业,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圆满毕业。在短短两年的学习生活中,张丽英对教育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她也深刻认识到党的理论政策学习的重要性,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久旱逢甘霖的张丽英思想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对共产党员的模糊认识,到感到亲切和钦佩,直到自己发自内心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一切都默默地在她的内心悄然地发生着。终于,她于1987年4月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与父亲的长期熏陶引导、学校老师的培养帮助、她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和勤奋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用爱诠释教育”,这是张丽英一直向往并为之不断追求的教育境界。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记得她接手的新幼班开学一个月了,还有几个新入园的孩子哭闹不止,特别是王新华小朋友,闹得最厉害,每天早晨入园时对张丽英是又抓又打,抱着家长不放手,家长也是急的直伤脑筋。刚开始,张丽英也是采取“拖”的方法,认为王新华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闹一闹也就适应了,可是一周一周的过去了,他仍然是哭闹不停。强制入园几次后,张丽英就开始认真观察,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这个孩子有喜欢干活的特点,所以她就每天早晨让哭鼻子的王新华帮助她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发放碗筷,不知不觉的他就不哭了。上课的时候,张丽英故意多找他回答问题,带他做游戏、画画。在一次画画课上,王新华的画画的并不怎么样,张丽英却拿起他的画在全班表扬,哄着他。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张丽英刚打开教室的门,就听到身后传来“老师早”的声音,她转身一看,原来是王新华小朋友,他今天不但没哭,还对着张丽英笑眯眯的,张丽英有些受宠若惊,感到很奇怪,这时王新华的妈妈轻声地对她说,王新华昨天回家说,老师说我画画的好,她很喜欢我,每天早上还让我给小朋友们发放碗筷。他说他要赶快上幼儿园,不然就赶不上了!就这样,好多孩子的感情从依恋父母渐渐转移到依恋张丽英身上来了,新入园哭闹的孩子没有了。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把琴,只要拨动了琴弦,必然会发出动听的音响,这其间的奥妙就在于教育者如何去拨动琴弦。张丽英班的刘豆豆小朋友在美术绘画活动时,要么看不到她的画,要么她画的画总是脏兮兮的,画什么都不成样子。张丽英一再地鼓励她,说画的不好没关系,只要努力肯定会画好的。她也和家长经常联系,互相配合进行引导教育。她说,经过观察,我发现刘豆豆总会习惯性地用手去涂抹画,那次,我走到孩子面前轻声对她说,画错了没关系的,老师也经常会有画错的时候,画错了千万别用手擦,用手擦只会越擦越脏,你可以跟老师要张新的纸张重新画,只要认真,一定能画好。通过多次的沟通交流,刘豆豆小朋友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画画的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也很高兴,而且她的画还很有创造性呢。杨亚宁小朋友很调皮,是个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每次集体活动围坐成圈时,他总是影响旁边的孩子,有时还做怪相、发怪声,这令张丽英很头疼,家长也同样没有办法,还以为得了多动症,带他到医院做过检查,一切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张丽英和家长互相配合共同进行教育,每次开饭前张丽英都把小亚宁叫到自己身边坐下,听别人讲故事,抓住能让他产生兴趣的话题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培养他的自控能力。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张丽英发现杨亚宁小朋友书写数字特别认真,而且也很正确,她抓住机会,在全班进行表扬,而且让每组都看他的作业,小亚宁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的微笑,从那以后,每到数学活动课时,小亚宁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跟那些自控能力强的孩子一样,认真、专注,慢慢的在其它的活动中小亚宁也逐渐的认真起来,自控力越来越好。面对不同孩子存在的不同问题,张丽英总是耐心细致的观察,然后对症下药,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一步一步的慢慢改变孩子的习惯,逐渐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美术教学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审美观念更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长期身处幼教一线的张丽英深谙其中的道理。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是每一个幼教老师都很难攻克的一道难关。张丽英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了调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能力,她设计了绘画“毛线团”这一美术活动。首先,她让小朋友们想一想,妈妈是怎样绕毛线团的,然后请小朋友说说毛线团都有哪些颜色,并通过自己的形象示范,让幼儿掌握了由点及面、由里到外的绘画技巧,孩子们在对能不能画好毛线团的好奇心中,逐渐的培养起来想画画的兴趣。每每想起这些事,张丽英都会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她说,当我看到孩子们在专注的“绕”毛线团时,当我看到那虽然笨拙稚嫩但却充满童趣的画面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小手在白纸上画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毛线团时,那难以言表的兴奋高兴的神情,是我最大的满足和幸福!通过画“毛线团”这一形象趣味的绘画活动,幼儿参加绘画活动的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这一绘画技巧还在全园得到推广。
类似的成功教学案例,在张丽英的教学生涯中举不胜举。她就像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武林高手一样,满怀必胜的信心,搏击于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张丽英紧紧抓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灵活熟练的运用教材,她动脑筋、想办法,制作了大量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具,千方百计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注意幼儿智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开发的同时,她还积极加强幼儿的思想品德、良好生活习惯、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独生子女挑食、任性、自私等特点,张丽英大胆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尝试,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幼儿特点,有益智力开发,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在全园推广,这些方法再经全园教师的补充完善,显得更加丰富、灵活和实用。平时,张丽英非常勤快,作为幼儿教师,她很清楚了解孩子在家情况的重要性,她经常和每位幼儿的家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掌握各个孩子的情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着每一位孩子,及时纠正一些家长粗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面对贪玩、调皮的孩子,她总是采取耐心亲切的教育方法,争取使每位孩子在幼儿园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5年来,她始终将做一名优秀的、称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作为奋斗目标。她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园领导、同事的好评和上级组织的肯定。
她说:“虽然党和政府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但我仍感到自己做的很不够,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一定会倾其所有,努力学习,提高自我,把幼儿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丽英,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幼儿园平凡无奇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她深知从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展示给孩子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展望未来,她的精神,必将用更绚丽的色彩描画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时代风采。